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中国共产党九十九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走过了不平凡的99年。
回首这段经历,中国的历史不会忘记,实践也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党员,衷心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继续带领中国人民破釜沉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欢度党99华诞的喜庆时刻,我想谈一谈自己对爱国主义情怀的一些感悟。
1949年10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还记得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根的归属,一种故园的眷恋,一种有家的感觉。祖国就像一根系着你的纽带,无论你飘向哪里,你始终与她休戚相关,她始终与你紧紧相连。中华民族的文明,积淀了炎黄子孙深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一直是激荡民心的社会主旋律。这一主旋律,嵌进了屈原求索、岳飞报国、邓世昌撞舰;这一主旋律,融入了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主旋律,迭化成了中华儿女挥戈黑山白水、驱逐外族列强,迭化成了钱学森星河探路、王进喜浆池搏井喷、杨利伟驾舟飞天;这一主旋律,交汇成了雄浑的《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这是一种千古流芳的浩然正气,一种万世长存的民族风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屡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衰,久经磨难而不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爱国情怀所焕发出来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挺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铸就了我们国家的尊严,滋润着千年中华生生不息。
爱国主义情怀,通常凝结着鲜明的民族精神。如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已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我们爱国,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祖国的安危为安危;以祖国的前途为前途;以祖国的尊严为尊严;以祖国的富强为富强。正所谓“有国才有家”。个人的命运,系于国家的命运,系于民族的复兴。 有人说,我们未必有机会为国家干出什么大业绩,怎么来体现爱国情怀呢?事实上,体现爱国情怀,未必需要刻意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作为一名老干部工作者,我用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具体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因为老干部工作承担着党中央关心爱护老干部的重要任务,是一项需要付出、需要奉献的重要工作,也是值得付出、值得奉献的光荣事业。
因此,作为老干部工作队伍的一份子,我们要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切实做到对老干部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精神上多关怀。我们要发挥与老干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老干部着想,把老干部照顾好、服务好、保障好,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老干部们找到存在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
长春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牟 杨 |